专家建议学校增设春假和秋假
“五一”假期期间,全国主要城市和热门旅游景区迎来了人潮涌动的景象,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旅游城市仿佛被“占领”的盛况,每个地方都显得异常热闹。据统计,此期间全国共有2.95亿人次选择国内游,较去年增长7.6%,与2019年相比更是上升了28.2%;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较2019年增长13.5%。
不少网民分享了自己的“五一”经历:有的留在南京值班,主动让出景点给游客;有的长沙本地居民因街道拥挤选择回乡避开人群;还有人调侃,外出旅游仿佛是“花钱买罪受”。与此同时,未出行的网友表示,在朋友圈里“云旅游”反而不堵心,甚至有人觉得假期上班人少车稀,别有一番宁静。专家建议学校增设春假和秋假。
面对“人挤人”的旅游现象,网络上出现了不同声音,一些人质疑这是否还能称之为真正的旅游享受。每逢“五一”等长假,集中出行导致的交通、住宿压力以及景点人满为患的问题常被热议。尽管如此,旅游需求依然旺盛,数据显示民众的出游热情不减。
专家分析指出,假日出游成为许多家庭的“刚性需求”,一方面源于旅游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则是假期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社交媒体对人们出游决策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朋友圈里的旅游分享激发了许多人的旅行欲望。同时,实际旅游体验往往比社交平台上的夸张描述要好一些。
对于如何提高旅游舒适度,有专家提议,除了需要解决职工带薪休假的实施问题,还应考虑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春假和秋假,以此分散假期人流,减轻黄金周的旅游压力。携程集团的梁建章也强调了灵活年假制度和春秋假推广的重要性,认为这不仅有助于缓解旅游拥堵,也将对家庭和教育带来正面影响。
针对休假制度,有观点提出,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增加实际可用的长假天数,而非仅仅依靠调休。社会上对于直接享有长假的呼声较高,同时也有意见认为,虽然社交媒体放大了个别地区的拥挤现象,但整体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正逐年提升游客体验,合理规划行程依然能享受愉快的假期,比如探索那些未过度开发的“宝藏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