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上海住在了吴中路上的一家全季,我发现很多年轻人聚在大堂里喝茶、聊天。
这个现象,真的是让我费解。现在的年轻人都流行跑到酒店里喝茶吗?
凑热闹,是我为数不多的美德。
于是,趁着有空,我也下楼选了个靠窗的卡座,体验了一把全季的茶。
别说,地方不大,花样不少。大堂有开放的茶空间,包房里有私密的小茶室。
在这里喝茶的客人什么年龄段的都有。
不少人是一台电脑一杯茶,戴着耳机忙工作,把这当全季版星巴克了;
也有人一看就是茶逢知己的,三五个人聚在一块相谈甚欢;
还有几位随身带着行李,刚进门就坐下开始开会的;
也有穿着精致的小姑娘,把这里当下午茶打发时间的。
形形色色,是很有趣的一个关于 " 茶 " 的新消费场景。
咖啡卷到 9.9 了,年轻人却都跑去喝茶了?
年轻人越来越 " 茶 ",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看一下社媒,这两年,在城市里比 Citywalk 还要时髦的活动,就是围炉煮茶了。
成都这边有很多小酒馆也做煮茶的业务,因为要烧木炭,很多店都是在门口摆几把椅子,支个炉子就开张了。
结果,年轻人扎着堆来。
大冬天的晚上,玉林路放眼望去,马路旁边一堆堆的年轻人围着煮茶的炉子摆龙门阵。
很多热衷分析 " 消费为何不行了 " 的媒体老师头都想秃了,也没琢磨明白:
大冬天连被窝都爬不出来的大姑娘,小伙子,怎么就突然扎着堆,爱跑出去围炉煮茶了?
我就发现很多媒体老师,话多人不狠,特别不懂年轻人。
大家都喜欢讲年轻人不消费了,你猜有没有可能只是消费方向变了?
" 爱 " 在转向的时候,并不会特地跑来跟你打个招呼。
其实,现在的小伙子们,比老伙子更在意养生。
小红书里,到处都是年轻人在分享怎么养生,喊着要戒奶茶,戒碳水,戒咖啡。
连蹦迪都要戒了。
但是啥都要戒,快乐从哪儿来?
他们发现,传统文化里藏着答案。
现在很多年轻人,风格做派比我大爷都成熟。
泡池子,盘珠子,喝着小茶烤炉子,主打一个拥抱传统。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出走半生,归来发现还是老祖宗那一套更有意思。
中国人,咱不蹦洋迪。
其实年轻人喝的不是茶,喝的是一种状态。
咆哮年代里,年轻人也跟着咆哮,还生怕自己咆哮的不够歇斯底里,要再给生活来点兴奋剂。
这时候,咖啡一定是主流文化。
一切都在蒸蒸日上,一些都在加速前进,牛马也担心自己落后,恨不能多抽自己两鞭子。
但是进入巴尼时代 " 韧性 " 优先的时候,社会情绪变了,人的状态就变了:
松弛感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生活追求。
谁说年轻人就一定得是蹦迪 + 咖啡?
盘串喝茶,一点也不耽误 00 后们找到新乐趣。
消费行为是社会情绪的投射。
都说中国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解锁喝茶基因,年轻人早晚会 " 茶 " 起来。
但是很多人没想到,年轻人能 " 茶 " 得这么早。
遍地的网红茶饮,为啥非要跑到酒店喝?
卖枕头的酒店常见,能喝茶的酒店确实不多见。
原本只是下楼凑个热闹,结果不知不觉喝了两三壶,发现这里茶的品质竟然相当好,也算是意外之喜。
这里的茶叶种类很适合新茶友,主要就是白茶、红茶、乌龙茶。
入口好喝,是茶小白的首要需求。
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答案也就在这里。
平日里红茶和乌龙喝的比较多,尤其是红茶,我习惯就是早饭的时候来一杯,会感觉一天精神比较饱满,胃也会比较舒服。
白茶喝的比较少,但全季却提供了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的 4 种白茶。
于是点了一款 " 青山晓色 " 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上茶的时候介绍是 5 年陈的头采牡丹王。
喝起来很柔和,细品还有点甜。
出于好奇查阅了一下,白茶中原本含有咖啡碱和茶多酚等成分,但年份高的白茶,茶多酚类物质会逐渐氧化,咖啡碱含量慢慢降低,对于睡眠的影响相对没那么大。
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但好喝是真的。
单从这一点看,全季作为一家酒店,不仅懂睡觉,而且也很懂茶。
点茶的时候扫了眼价格,一壶茶差不多也就是一杯奶茶钱。
加上手作的小茶点也就 30 块左右一个套餐。
可以说是很良心了。
上海的几家网红茶馆我也常去,基本人均下来要 180 左右,在全季偷闲一下午,也就花了三分之一的价格。
而且我感觉相比较之下,全季的品质口感甚至还要更好一些。
其实茶本身就是一种大众饮品,好茶本来也不贵,关键是要 " 懂 "。
这里的茶不仅可以坐着喝,还能用住店的积分买回去喝。
和我日常的一些口粮茶比,价格都算便宜。
我曾经去过好几个红茶的产地,买过不少品质相当高的茶叶,在当地基本上也是白菜价。
但是,怎么能选得到,就比较考验功夫了。
去品牌店里买,确实也有高品质的茶,但是流通渠道层层加价,最后的价格往往也虚高的厉害。
我问了下全季的店员,据他们说,全季也是直接去源产地选采,甚至是自有茶园,所以才能把价格和品控做到这个程度。
和一般的茶馆不同,在全季喝茶完全是另一种体验。
非常的简约,没有那些繁冗的花活。
全季的每款茶都会搭配一张茶卡,基本一看就懂,冲泡方式也很简单,初上手就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