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分别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这是吴清于2月7日就任证监会主席后首次公开亮相记者会。
今日,就现场记者提出的有关资本市场基础功能、下一步监管取向及走向、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及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具体举措等问题,吴清一一作出回应。
对于吴清的发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出十个要点。
关于资本市场基础功能
1、投资和融资是一体两面
资本市场有两个绕不开的话题,即如何把握投资与融资、公平与效率。投资和融资是一体两面,没有投资就没有融资,没有买方就没有卖方,投融资平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资本市场才能够健康的发展。
2、重视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这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
在公平交易、合理定价、充分竞争的条件下,通过高效配置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如此资本市场才能够有持久的生命力。
由于市场的参与者不同,大家在资金、技术、信息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的差异,因此监管要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市场原则。尤其在国内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市场里,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工作最重要的核心任务,没有之一。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
关于监管趋势
3、监管工作的两个关键词:“强”和“严”;增强投资者信心、信任感,吸引长期资金参与A股市场
具体举措目前还在进一步梳理,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这一主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尊重规律、尊重规则。
监管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强”和“严”。强是指“强本强基”,从根本上看,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前一段时间,市场的波动也再次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思考。应当认识到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
必须善待投资者,更好地服务投资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上、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进而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投资者,特别是长期资金参与A股市场。同时,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证监会也将与行业主管部门、股东单位,地方政府等方面来协同发力,营造更好的环境,帮助企业做优做强。
严是指严监严管。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的各个环节、各个主体要全面地检视,并且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一些短板弱项。
同时,还将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重点严打。在队伍管理上,也将刀刃向内,严抓严管,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得硬,打造一支监管铁军。
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4、做好入口监管:下一步将成倍、大幅地增加现场检查覆盖面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是上市公司自身的事情,但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证监会的首要职责是要做好全链条、各个环节的监管,与各方面一起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和一流的营商环境。
从监管上来说,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做好入口的监管;二是畅通出口;三是加强持续监管;四是压实责任。
对于严把入口,企业的IPO上市,绝对不能以圈钱作为目的,更不允许造假,欺诈上市。注册审核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依规严之又严,进而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
据了解,目前证监会对在审企业进行抽样现场检查,交易所也会进行现场督查。但是现场检查和现场督查的覆盖面还非常有限,下一步将成倍、大幅地增加现场检查覆盖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申报就要担责。以此倒逼发行人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勤勉尽责。
5、加强持续监管:防假打假,规范减持、进一步堵塞制度漏洞,推动分红
持续监管将主要抓三件事:
一是防假打假。证监会目前正与相关执法部门共同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强化穿透式的监管,严肃整治,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规范减持。对于“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的行为,进一步堵塞相关制度漏洞,严厉依法打击大股东实控人等违规违法减持行为。
三是推动分红。近年来 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状况持续改善,但是常年不分红的公司也不少,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可预期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公司,监管将区分不同的情况来采取硬措施,包括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ST风险警示等。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特别是也鼓励春节前分红,让大家欢欢喜喜去过年”。
6、畅通出口:加大力度推动强制和主动退出
一方面,要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另一方面,完善吸收合并等各种政策,进一步拓宽退出渠道,也鼓励一些公司能够主动退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动强制和主动退出。
7、压实责任:市场主体各司其职、基础制度与时俱进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企业必须扛起第一责任(主体责任),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还有一些中介服务机构,专业中介机构,也都要各负其责。
当然,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监管上市公司过程当中,包括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也都需要与时俱进。
相关制度需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增强相关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也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能够成长壮大,继而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并让投资者更好地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关于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8、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建设是一项体系性的工作
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需要重视并努力做好“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机制建设,提升市场韧性”这项工作。同时,这是一项体系性的工作,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还要综合施策。
因此,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至少需要1个基石和5个支柱。
基石是指优质的发行人、上市公司,监管关注点在于,优质的发行人首先是有良好的治理、稳定的回报,或是可以期待的成长性。其次,大股东、实控人和高管层面必须要有“姓公”的意识,持续对公众负责,持续提高自身价值。
9、五大举措推动资本市场稳定性的提升
监管将从5个支柱入手,推动资本市场稳定性的提升。
第一,资金方面,市场需要更合理的资金结构,长钱短钱都需要,但更缺的是长钱、长期主义。监管将努力推进长期资本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
第二,完善基础制度。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制度的适应性、稳定性、可预期性,包括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上,定价制度、定价机制的完善;以及在二级市场上,推进量化交易的有效监管等。
第三,打造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进一步推动一、二级市场的衔接,形成有序循环、协调发展的机制。
第四,推动机构提供更加优质的专业服务,进一步督促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等投资管理机构,以及会计、律师、评估机构等回归本源,将功能性放在首位,提升专业服务水准,为市场把好关。
第五,严格监管。将持续严格执法,针对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犯罪的将行刑对接,如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民事责任。
近日,监管又移送了一批需要追究刑责的操纵市场内部交易案件。
10、不轻易干涉市场运行;发生极端情况时,该出手就出手
市场运行自有规律。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市场运行进行干预,但是一旦市场严重脱离了基本面,出现非理性剧烈震荡,流动性枯竭,市场信心严重缺失等极端情况时,该出手的时候也要果断出手,以纠正市场失灵。
这方面已经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将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坚决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