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后,半点不由父母。
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主张,父母的想法,会被认为过时,甚至根本听不进去。
网上看到一位留学女孩的吐槽,撕碎了多少父母的期待。
女孩是父母的独生女,从小受到父母宠爱,在学习上也是全力支持。
她去德国留学,父母拿出了全部积蓄,不过对她有个要求,那就是毕业后回国。
在德国时间越长,她越不想回国,女孩的意思,是先在德国找个工作,拿到永久居留权,再考虑要不要回来,她认为国内的就业环境太卷了。
对此,妈妈不同意,认为国外一样会裁员,女儿的学历回国后,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最关键的是,就一个女儿,父母很想念女儿,尤其是过年过节,别人家都是热热闹闹,自己家却冷冷清清,心里不是滋味。
随着年龄增加,父母身边也需要有人,万一身体出现问题,至少女儿能赶回家,如果在国外,怎么可能赶到身边,相当于没孩子。
还有,听女儿说过,邻居的感情遇到问题,妈妈也担心女儿,建议女儿不要参与,要有独立的思维。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位妈妈应该也担心女儿卷入是非,真是操碎了心。
无奈,妈妈的想法,女儿并不理解,她还是坚持不回来,还说就算在国内,也不一定能孝顺,你在外地工作,一年也只能回来一次,跟国外有什么区别呢?
妈妈回答:“你在国内,就算没时间照顾妈妈,在妈妈心里,也会有一些安全感,至少你离得近,可你在国外,我是一点指望都没有啊,等于没有你。”
不管妈妈怎么说,女儿都没有改变想法,反而觉得妈妈想法太保守,对自己不能无条件支持。
妈妈打了很多电话,女儿也不接,可能是急了,于是说出了那句话:要是你执意留在国外,保证金已经交过了,以后我不会再为您交一分钱,爸爸妈妈开始存钱养老,你就当没有爸爸妈妈。
面对妈妈的最后通牒,女儿依旧无动于衷,还说了句,随便吧,你们不把我当女儿也没办法。
看了这个帖子,真的让人心寒,戳痛了多少父母的心啊。
我相信,每位父母送儿女出国时,都是充满期待的,希望女儿在国外深造后,可以变得更优秀,但不可否认,你的期待也有落空的时候。
还记得上海那位很节俭的父亲吗?
女儿去国外留学,他每个月给一万生活费。
可这笔钱,女儿认为不够,还在不停向父亲要钱,父亲无奈表示,自己的工资就这么多,你能不能不要出门打车,一次打车就14.83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15块。
女儿却说,出门赶时间,打车很正常,再说自己也没有乱花,就是平时的吃喝。
父亲建议女儿,每个月按一万规划,超过了就要节约一些。
女儿不以为然,你的钱没到账,我总不能不吃不喝吧,由此可见,她已经在提前消费,对于父亲的压力,根本不理解。
更过分的是,这个女孩还将父亲的名字发到网上,希望大家跟自己一起谴责父亲太抠门。
却不知道,供她留学的父亲,在家每顿饭就吃稀饭和炒青菜。
我们总说,养了孩子就要给最好的条件,事实上,很多父母也是如此,就算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儿女过好一点的生活。
只是,你的无条件付出,不一定得到儿女的理解,习惯了被宠爱,有一天你提出要求,还可能会被儿女嫌弃。
就如留学女儿对父母说的话,养不起就不要生,多扎心啊,二十多年的养育,就换来这个?
评论区网友也是吵翻天,大家纷纷留言,女儿已经成年,父母把你养大不欠你什么,就算要脱离关系,也先把抚养费要回来吧。
有的人出去留学后,思想就变了,既想要西方式的自由,又想要东方式的宠爱,在心理上离不开父母的经济支撑,在精神上却想要独立。
只想说,这样的想法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我很欣赏一位作家的话,养儿是需要防老的。
很多父母太过宠溺孩子,也让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他们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根本不管父母的难处。
她在儿女小的时候,就明确告诉儿女,我养你们小,你们以后要给我养老,有了回报的意识,儿女都知道感恩,工作后都提出要给父母生活费,说到了回报父母的时候。
你看,这就是教育,父母也是人,养育儿女是需要回报的,不能把所有的钱都给儿女,也要给自己留一点。
儿女留学可以支持,但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成长有国家和父母的支持,学成之后要回来,父母可以不要你回报,但你必须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