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还剩下不到一周,进入六月之后,剧集市场将进入暑期档。对于长视频行业,这个档期不可谓不重要。
尤其在剧集大盘流失、持续降温的环境下,档期的价值在进一步放大。去年单日大盘数据持续超三亿的两个档期,分别是暑期档(包含“前暑期档”)和冬季档。
其中,凭借《与凤行》《庆余年2》等剧提前预热的“前暑期档”,快速拉动了去年早期缺乏热度的剧集大盘,整个暑期档因此获得了更活跃的市场环境,让《墨雨云间》《玫瑰的故事》《度华年》等剧都获得了更好的前期传播。
而今年的环境,似乎要比去年要差一些。截至目前,大盘提升效果依然十分有限,这也意味着将在今年暑期开播的剧集,比以往要承担更多压力。
前暑期档复盘
“前暑期档”,从去年的行业操作来看,或许正在成为一种惯例。
早在2022年,上半年同样出现了缺乏爆款、剧集前期热度拉升慢的问题,好在《梦华录》在6月早期横空出世,让整个市场进入观剧狂热,也带动了之后的《幸福到万家》《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沉香如屑·沉香重华》《苍兰诀》等一连串热门剧产生。
如此带动效应,让行业在去年有意识地打造“前暑期档”这一特殊档期,以大剧在前期带动市场热度,让重兵囤积的暑期档,能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虽然电影行业的暑期档更有名,但对于剧集行业,暑期档同样算得上不容错过的“旺季”。
过往以偶像剧为主要发力点的行业,其主要的流量大盘就是青少年群体,而暑期可长达三个月的假期,大量用户空闲时间带来的是巨大的流量,也成为每年重点项目聚集的热门档期。
而伴随着长视频用户日益多元化,发力“前暑期档”也有一个关键思路是,基于部分热门项目的带动,激活更广泛的观剧人群,吸引更多人在外出热情下降的暑期成为观剧受众。
去年是这种思路的第一次实践,围绕着四月《与凤行》的上线,不但播出平台下足了功夫宣传赵丽颖、林更新的二搭,非播出平台也拿出了主演赵丽颖的过往作品,在平台形成了传播声量,整体带动市场热情。再到《庆余年2》超预期的爆发,前暑期档战略可谓大获成功。
今年四月以来,其实能够看到,行业为了刺激市场、形成前暑期档的拉动效果,拿出了不少重点项目。
从四月的《淮水竹亭》,空降的《无忧渡》;到五月《折腰》《人生若如初见》同日空降,《藏海传》开播,期间也不乏市场表现不错的项目。
首先打开场面的是《无忧渡》与《折腰》,两部宋祖儿出演的剧集因为她本人出挑的外形和表演,以及整体过关的制作品质,都吸引了不少观众观看。前者上线三天站内热度破万;《折腰》开播仅6天站内热度值突破30000,创平台2025开播剧集最快纪录。
而《藏海传》凭借超高的播前热度,在上线后迅速带动市场热度,开播38小时后站内热度破万,也创造了平台2024以来最快破万剧集。
5月25日,《藏海传》和《折腰》两部剧在云合日榜上分别取得了28.2%和23.7%的热度占比,对市面上其他剧集取得了断崖式领先,可见确实吸引了不少剧迷追看。
但从具体数据来看,虽然部分剧集还是盘活了部分市场受众,但给市场带来的提振还是比较有限。一来主要项目热度热播期集均整体难突破3000万;二是从大盘数据看,目前还未真正刺激市场来到高点。
根据云合数据预估,从四月到五月,即使有《无忧渡》《折腰》这样热播期集均2000万+的项目,大盘数据始终在2亿这一低位线上下徘徊;也应看到,对比去年同期的项目集均热度,这些剧集确实存在差距。
甚至直到5月18日《藏海传》开播,大盘才终于回到了2亿+,但也很难突破2.2亿;两部剧断崖领先的5月25日,大盘估算仅2.07亿。
由此来看,虽然《折腰》《藏海传》等剧确实吸引了大量深度剧迷下场追更,已实现了剧集大盘的整体促活;但在话题破圈、带动更多路人盘下场看剧氛围方面,依然力有未逮。客观地说,这离不开目前市场内外环境带来的影响,单部剧集影响力突围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
目前已经定档的,还有5月28日的《在人间》,由徐兵担任编剧和总导演,赵丽颖、尹昉领衔主演,加上张一山、周一围、董子健、孙千等知名演员班底,成功实现未播先火。加上有去年“救市”人物赵丽颖坐镇,该剧寄托了不少行业信心。
但该剧毕竟只是一部八集短剧集,热播、传播周期会比较受限,需要依靠长线表现,其市场价值毕竟还要画上一个问号。即将登陆的暑期档新剧,恐怕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还有谁?
目前暑期档前期,最受关注的项目当属《赴山海》。
该剧是由《莲花楼》的导演任海涛、编剧刘芳加上主演成毅等原班人马打造,改编自“新武侠四大宗师之一”温瑞安的小说《神州奇侠》,成毅在剧中一人分饰三角;加上“武侠+穿书+系统流”的设定,吸引了不少关注,双平台预约数破780万。
事实上,如果不是此前出现了一些风波,该剧本来大概率是要在五月上线,与《藏海传》“双男频”冲击前暑期档的。如今或登陆暑期档前期,依然被寄予厚望。
在今年这个男频大年,暑期档还有不少同类作品待播。
比如仙侠题材的《凡人修仙传》,由杨阳执导,杨洋、金晨等主演,顶级男频IP改编,获得了不少前期热度;根据《莲花楼》作者IP《千劫眉》改编的《水龙吟》,由罗云熙领衔主演,同样有望在暑期上线。
相对严肃题材的男频剧,还有去年暑期表现不错的“唐诡”IP续作《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原班人马回归,大概率会在暑期开播;马伯庸小说改编的《长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鹏领衔主演,或将与影版形成联动;《金庸武侠世界》的《华山论剑》或于近期上线。
古装剧领域有望暑期开播的,还有郭虎执导,李一桐、刘宇宁领衔主演的《书卷一梦》;白鹿、曾舜晞的《临江仙》;许凯、田曦薇的《子夜归》;任嘉伦、彭小苒的《凤凰台上》;宋威龙、鞠婧祎的《千香》;刘学义、孟子义的《桃花映江山》等剧。
大女主剧方面,今年暑期有望上线的还有热依扎、杨祐宁主演的经商大女主剧《灼灼韶华》,讲述中药行业的传奇女商故事;杨幂、欧豪主演的年代史诗剧《生万物》;以及讲述女仵作复仇故事的《朝雪录》,由李兰迪、敖瑞鹏等主演。
除了古装剧,当代题材的剧集体量同样不弱。
都市题材领域,就有不少重点剧待播。目前还不确定平台将如何排播,但暑期显然将消耗不少存货。
其中包括赵露思、陈伟霆主演的《许我耀眼》;正午阳光出品,赵今麦、张凌赫主演的《樱桃琥珀》;宋威龙、赵今麦的《骄阳似我》,根据顾漫小说改编;以及黄景瑜、关晓彤的《烟花少年》,檀健次、王楚然的《爱情有烟火》,张婧仪、周翊然的《焕羽》等剧。
此外还有两部尾鱼小说IP改编的冒险题材剧,其中《枭起青壤》由迪丽热巴、陈星旭领衔主演,《七根心简》由宋威龙、刘浩存、敖瑞鹏等主演,也都有不小的关注。
近年来除了偶像剧之外,平台发力力度最大的当属悬疑题材,也是每年暑期的重头戏。
今年待播的,还有高叶、张鲁一、白敬亭主演的《正当防卫》,结合热点话题或有望带动关注;聚焦检察系统内检工作的《以法之名》,由张译、李光洁、蒋欣等主演;《边水往事》导演老算的新作《悬案》,由岳云鹏、杨烁、郎月婷等主演。
段奕宏、秦昊主演的《扫毒风暴》,罗云熙、刘雅瑟的《剥茧》,潘粤明、黄轩的《暗夜之光》等,也有望暑期开播。
从这些作品的体量来看,即使放在暑期档,都是颇具竞争力的内容。
但也需要看到,近年来整个市场正逐渐形成对长剧集内容的疲劳,要想把观众拉回到大屏前,除了剧集本身要具有体量优势,出色的质量、有趣的创新、充分的情绪价值,才是吸引观众留下来的关键。
谁能成为今年的暑期爆款,最终还要看硬实力说话。
难做,也得做
应该看到,行业正在尝试更多改变。
今年以来,从年初平台宣布发力8-16集短剧集,带来了一波争议;到各平台相继以微短剧为全新增长曲线,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自上游的行业调整,正在形成全新的行业空气。
从一定程度上说,行业正在积极探索,但也确实还未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替代原有流量型内容的剧集开发路径。
今年的许多作品,都能看到颇具实验意味。
比如作为目前暑期档前最后一棒的《在人间》,讲述的就是一个精神分析层面的故事,导演徐兵更是以风格化叙事闻名;还有同样有可能上线暑期,由李路执导,张若昀、马思纯、王景春等主演的《人之初》,都在探索悬疑的新赛道。
古装剧领域,延续去年《永夜星河》的尝试,“穿书”设定下还有《赴山海》《书卷一梦》等作品,尝试带来更多元的观看体验;还有喜剧的探索,如陈飞宇、王影璐的《献鱼》发布的预告就主打轻松搞笑风格,借题奇幻新思路,此外也包括《芬芳喜事》这样的纯喜剧创作。
此外,科幻剧《火星孤儿》是否会登陆暑期还是个未知数,不过继《三体》之后的再一次尝试,也代表着行业对新类型的积极发掘。
但这些探索方向,能否重燃观众新的观看热情?还要看作品的实际落地情况。
而面对外部竞争环境的加剧,最可靠的解题思路,依然是解决国产剧集内容品控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这或许恰恰是造成目前大盘流失、市场风险提高的最主要原因,当许多观众逐渐失去了观剧愿望,离散型边际效应正在变得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想靠一两部作品重新激活市场,难度必然是越来越大的。
改变是否会发生,不妨从今年的暑期档看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