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示乔从古装女神到被全网吐槽的"端王",她亲手砸了自己的口碑。
谁能想到,刘诗诗带着《淮水竹亭》回归古装剧的第一天,热搜词条就挂着"刘诗诗演技 难看"。
预告片里仙气飘飘的东方淮竹,正片里却成了网友口中的"盲竹"——那双眼睛啊,像是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看得人脚趾抠地。
观众们抱着爆米花守在屏幕前,刚打开第一集就傻眼了。
这哪是清冷美人?刘诗诗全程挺着天鹅颈,下巴都快戳到锁骨了。
弹幕直接炸锅:"姐姐是在演颈椎康复广告吗?""王权家是不是欠你工资了?""建议改名叫《端王妃传》"。
要说仪态问题,评论区直接上演大型辩论赛。
舞蹈系出身的观众现身说法:"我们跳舞的确实会习惯性挺胸抬头,但演戏要讲究角色适配度啊!"还有人翻出《步步惊心》里的若曦做对比——当年那个会在雪地里撒欢打滚的姑娘,现在连走路都像在走T台。
最要命的还是演技。
面对青梅竹马的王权宏业,刘诗诗的眼神比博物馆的青铜器还呆滞。
原著粉气得直拍大腿:"东方淮竹是外柔内刚的侠女,不是AI机器人!"有人把她的表演截图做成了表情包,配文"当代打工人的眼神"传遍全网。
编剧这时候突然跳出来背锅了。
原著两小时的动画硬抻成40集电视剧,生生把热血少年漫改成了古装版《非诚勿扰》。
面具团成立不拍,江湖大义不提,非要给每个角色都配个对象。
观众们看着满屏的工业糖精,直接喊话制作方:"不会改可以不改!"
更离谱的是制作班底。
侯明昊这种当红小生来客串路人甲,孟子义、丁禹兮甘当绿叶,全剧组就差把"不差钱"三个字贴脑门上了。
可钱都花哪儿去了?武打戏像是慢动作回放,特效还不如二十年前的《风云雄霸天下》。
看着豆瓣评分从7.2断崖式跌到5.8,老粉们痛心疾首。
有人翻出刘诗诗产后复出的《掌心》——那部没感情线的复仇剧虽然收视平平,但至少剧情扎实、演技在线。
对比现在这部"顶配烂片",真应了那句"大红靠命,扑街靠作"。
说到婚姻,评论区突然变身情感论坛。
当年那个敢在巅峰期闪婚的"若曦",如今成了粉丝口中的"恋爱脑天花板"。
吴奇隆在综艺里说"看不清字要戴老花镜"时,弹幕飘过满屏的"爷青结"——谁能想到《步步惊心》过去13年,四爷真的变成了"皇阿玛"。
婚变传闻也不是空穴来风。
刘诗诗这两年突然开启"拼命三娘"模式,从《一念关山》到《竹亭》,存货排到明年。
反观吴奇隆,不是在综艺里带娃,就是在直播带货。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两人上次同框还是半年前的机场照,当时刘诗诗全程冷脸玩手机。
85花的江湖早已天翻地覆。
杨幂带着《哈尔滨1944》杀回央视,赵丽颖在《第二十条》里素颜演农妇,唐嫣更凭《繁花》里的汪小姐逆风翻盘。
只有刘诗诗还在古偶剧里打转,新剧宣传时连个出圈梗都造不出来。
最让人唏嘘的是资源降级。
《竹亭》官宣时吹爆的"S+制作",实际观感还不如B站up主的二创视频。
刘诗诗采访时说"想尝试更多元角色",可转头又接了部仙侠剧。
粉丝们看着工作室发的行程表,恨不得众筹给团队报个编剧进修班。
其实观众要的很简单。
当年《仙剑三》里的龙葵能让人记十几年,靠的不是服化道多精美,而是那份"千年等待只为王兄"的真挚。
现在的刘诗诗像是被精修图困住了,每个镜头都在追求"完美",反而丢了最动人的烟火气。
剧组放出的花絮里,刘诗诗对着镜头反复练习"最美哭戏"。
可观众早就看腻了45度角落泪,大家更想看到角色真实的喜怒哀乐。
就像原著里东方淮竹面对灭门惨案时,那种破碎中带着坚毅的眼神,才是真正戳人的地方。
说到底,演员和观众是互相成全的关系。
当刘诗诗在采访中说"希望大家看到我的成长"时,弹幕飘过一句扎心评论:"姐姐,我们等的不是成长,是找回初心啊。
"这话说得狠,却道出了所有老粉的心声。
如今的古偶市场早已换了天地。
95后小花们敢素颜出镜,能打戏亲自上阵,连哭戏都要分层次。
反观刘诗诗,还在用十年前的表演模式硬扛。
有网友毒舌评论:"建议改名叫《刘诗诗教你如何把美人演成蜡像》"。
不过话说回来,娱乐圈从不是单打独斗的战场。
当《竹亭》的导演把扑街原因归结为"观众不懂欣赏"时,同组的年轻演员们早就在微博上认怂道歉了。
这波操作直接把刘诗诗架在火上烤——前辈的架子端着,后辈的路人缘赚着,里外不是人。
倒是吴奇隆最近在直播里说了句大实话:"演员这行,红不红都是命。
"不知道听到这句话时,正在剧组拍第8部古偶的刘诗诗会不会心头一颤。
那个曾经灵气逼人的"小狮子",终究被困在了自己的舒适圈里。
看着《竹亭》的播放量持续走低,忽然想起刘诗诗刚出道时的采访。
记者问她为什么学表演,她眼睛亮晶晶地说:"想成为能让观众记住的演员。
"如今这句话再看,竟品出了几分黑色幽默的意味。
上一篇:周六最新爆料,独家明星八卦汇总
下一篇:周二最新爆料,独家明星八卦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