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份,在薛岳的执意坚持之下,原本准备放弃长沙的蒋介石、白崇禧等人终于同意发起长沙会战,在长沙和日军拼死一战。
当时白崇禧和陈诚携带蒋介石亲手所书的手令赶到长沙,勒令薛岳从长沙撤守衡阳,结果薛岳说服陈诚,在陈诚的帮助下获得了一战的机会。
1939年9月23日,以熊本师团为首的日军部队全面突破国军湘北防线,共计两师团、一旅团的兵力进逼长沙。
日军前线部队
事实上这一幕对于薛岳和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而言并不陌生,数月之前的南昌会战与此时的局势如出一辙,而南昌会战时期国军则选择了主动撤离。
南昌沦陷一事薛岳深以为耻,而这也是薛岳宁可违抗军令也要坚守长沙的原因之一,而且薛岳对于南昌沦陷的教训做出总结。
薛岳认为南昌沦陷的首要原因,是因为冈村宁次将麾下部队的装甲部队全部集中了起来,还利用高机动性的坦克闪击南昌。
赶赴前线的国军部队
为了避免南昌会战的失败再次重演,薛岳下令彻底破坏长沙周边的桥梁和公路,对于国军要走的路则全部改造为凸面形状,组织战车等机械化部队行进。
结果日军突破国军湘北防线后很快便发现,包括火炮、坦克在内的几乎所有机械化装备都变得寸步难行,就连步兵的行进速度都大受影响。
而且薛岳完全放弃了和日军硬拼打大规模阵地战的防守计划,他下令部队逐级抵抗,主力部队始终不和日军进行大规模的正面对抗。
进攻城墙的日军部队
1939年9月23日,薛岳下令让国军主力部队全部后撤,不断收缩防线,冈村宁次不明就里下令全军突击,而薛岳则拿出了自己手中最后的底牌,关麟征第十五集团军。
关麟征是陕西户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二十岁时便成为国军连长,参加过长城抗战和徐州会战等诸多战役,以作战勇猛而著称。
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后,关麟征被任命为第十五集团军代司令,成为了当时继胡宗南之后第二位当上集团军司令的黄埔毕业生。
日军机械部队
在关麟征的第十五集团军中,除了其直属的第五十二军之外,其余部队皆是乱七八糟的地方系杂牌军,麾下部队约有二十万人。
按照薛岳的部署,关麟征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始终位于日军部队的侧面,因为日军善用迂回包抄战术,只要日军派出部队迂回,关麟征便率部侧击。
薛岳为了对付日军迂回包抄而发明的侧击战术令冈村宁次十分难受,既不能用主力部队追击位于侧面的关麟征部,又无法忽视关麟征的侧击。
日军坦克部队
1939年9月26日,日军迂回部队遭到关麟征部的进攻,日军损失惨重,冈村宁次的迂回战术彻底破产。
此时冈村宁次得到消息,国军已经将大量火炮等重火力部队集中于长沙正面,国军第九战区的炮兵部队几乎被薛岳全部调入长沙防线。
1939年9月27日,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主力部队距离长沙城已经仅剩下不足二十里的距离,但是冈村宁次却直接下令停止进军,全军用最快速度原路撤回。
日军机枪小队
因为冈村宁次发现,自己的迂回包抄战术失败后,日军主力部队便成为了孤军深入,反而有可能被薛岳和关麟征围堵于长沙城外。
而且因为薛岳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日军部队根本无法就地补给食物,只能依靠飞机空投,如果进攻受挫且被国军围堵则后果不堪设想。
参考资料:《正面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