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高达2000多亿的三峡大坝,是我国水利建筑的一颗明珠,也是我国基建历史的一大里程碑。论证40年,修建36年,期间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三峡大坝的建设到底有多难?它还能支撑多久?
万里长江第一坝
三峡大坝建成于湖北宜昌市,坝体2335米,坝高185米,蓄水位可达175米,库容393亿立方米。三峡大坝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发电机容量可达2250万千瓦,每年发电量超过了1000亿千瓦时。
三峡大坝是混凝土重力坝,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运输。由于长江中下游时常发生洪水灾害,威胁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三峡大坝的修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984年,兴建三峡的方案被批准通过。1994年,长江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在这前后将近80年的伟大构想中,三峡大坝的蓝图被描绘、完善,最终落地,成为了震惊世界的“超大建筑狂想曲”之一。
三峡大坝每年能发电1000亿度左右,如果按0.25亿每度电的收费标准,三峡大坝每年可以创造200亿的经济收益。到目前为止,三峡大坝不但收回了当初的建设成本,而且已经开始盈利回本。
三峡大坝建成到底有多难?
三峡大坝起初开工时,有许多反对的声音,但在巨大的压力下,我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最终克服重重险阻让全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三峡大坝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和艰辛,是寻常人无法想象的。
第一个就是资金问题。每一个国家工程的建设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何况三峡大坝这样一个巨型工程。据统计,三峡大坝工程一共投资了约955亿元人民币,但修建过程各方面综合资金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这一工程是综合型的水利工程,不仅需要修建大坝,还要修建水电站,其中大坝修建金额需要占总投资的四成。三峡大坝修建投资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投入、银行贷款,想要让三峡大坝尽快投入运营使用,就需要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融资。
除却修建花费,工程还需要兼顾移民安置及生态治理投入,这是一笔巨额费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三峡大坝前后推出了四次债券,并且成功获得融资上百亿,同时相关的股票上市也吸引了不少人投资。
第二个就是技术问题。三峡大坝的修建面临了地理环境、地质条件、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困难。由于大坝要修建在两座险峻山峦之间,两侧山峰的形状不一且不对称,对工程师团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并且,想要开工建设,就必须先把长江的水流截断进行南北分流。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不仅流量大,水流还很湍急。在三峡大坝未建成时,长江的流速可以达到2.3米每秒,因此让长江截流需要克服很多极端的条件,可以说是世界首例。
三峡大坝能坚持多久?
我们知道,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留存最久且唯一在使用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由战国时期的李冰主持修建,距今已经有2200年以上历史。那么三峡大坝工程也能像都江堰一样坚持上千年吗?
目前世界上的大坝平均寿命为50年,他们认为大坝坚持的时间与修建时使用的建筑材料有很大联系。三峡大坝的主要修建材料是混凝土,因此美国学者猜测三峡大坝坚持的时间大概也就是混凝土的寿命,50年左右。
对于这个问题,官方给出的答案是:原定300年,实际500年,可能还会更久。
首先三峡大坝在选址时就花费了20几年,这才找到可以承压1000公斤每立方米的花岗岩基底。同时也对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评估,三峡大坝的防洪抗震能力是非常强的。
其次三峡大坝的建筑材料质量非常高。事关国计民生,使用的建筑用材都需要经过层层安全检验。虽然建造三峡大坝使用了1700万立方米混凝土和46万吨钢筋这样巨量的材料,但最终工程的优良率依然达到了92%。
世界上没有固若金汤的建筑工程,到了一定的使用期限,或者遭遇巨大洪水灾难时,也有可能对三峡大坝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及时监测水位和大坝状态才是硬道理。
如果三峡大坝决堤,其中的长江水会倾泻而下,造成恐怖的洪涝灾难。耕地、城区都会被洪水席卷,届时不仅长江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周边的省市都会遭到波及。
不过作为我国防洪、发电的重要工程,三峡大坝是不会轻易发生坍塌或溃堤的。国家会定时对大坝进行监测,每年也会花费大量的资金在工程的维护上,相信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对大坝进行修缮以保证它能继续运作。
总结:三峡大坝的建成历经了重重磨难,迈过了道道关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世纪工程。不仅修建时间跨度长,投入还很惊人。至少目前来说,在过硬的技术支撑保证下,三峡大坝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