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槿姐,想了很久才和您联系,单纯只是想讲讲我相亲的故事,有些话,不说憋在心里,不好受。单身,相亲,再单身,再相亲,有时真的就是自己作的!
01 连消息都懒得回
我是90年的,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女码农,年薪刚过50万,在刚迈过30这道坎就被迫进入相亲市场了,没办法,家里催的太紧了。
从线下相亲平台转到线上后,陆续有人发消息,我发现很多人的消息,其实并不用心,不少都是网站设置的自动打招呼信息。
网站上每个人,都像是在水边钓鱼的鱼客,不管有没有鱼上钩,都是先下钩子,广撒网。
我一开始就明白很多事情,大家急切地想,和认真的做,是完全两码事。
大部分平台上的人,或许都想找对象,但只停留在一个表面,很少有人会好好想想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也没有那份心,去认真地了解一下,网站上别人各种自我介绍里传递出来的信息。
一般泛泛地打招呼的,我大多不回复。
图片来自网络
但那些信息才是主流,每天涌进来几十条信息,像触发了开关一样,每天打开就有很多红点。
02 遇到一个红点小惊喜
我每天会在下班后,定时挨个打开那些红点,基本上大部分点开就关上了,有一条留言,打招呼后还认真地介绍了自己,看起来还蛮用心。
我翻看了他的资料和介绍,知道他有过在深圳工作、创业的经历。
我对未知的人和事,一直保持着好奇心,他让我有了探索的欲望。
后来我们约了在学校附近见面。
那一天,我记得已是初夏时节,校园里的花有的已经开败了,有的还灼灼其华,我想,在校园里见面,应该是安全且不会没有话题的。
按照约定的时间,我在学校门口等他,他来了,打电话给我,车进不了校园,于是我从校门口出来,陪他找停车位。
学校附近停车位并不好找,我们绕着找了好几圈,依然没有空出来的车位。
后来无奈,随意找了个饭店门口停下,我们下车。
我才发现,他开着一辆崭新的黑色宝马。
他说,想吃学校食堂的饭,于是我们穿过好几条街,到了学校的职工餐厅。
那个点大家差不多都吃完饭了,餐厅人不多,我记得除了我们,大概就零零星星有几个人。
我们边吃边聊,他聊到他在深圳创业,现在回来山西,自己开了公司。公司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事情比较忙。
图片来自网络
他讲创业公司遇到的很多事,我听着也觉得有趣,饭后我们还在学校散步,走累了就在林荫道旁的椅子上坐着。
我喜欢这种慢
03 不知道是玩玩还是真的不合适
但在后来的聊天中,我渐渐地感觉到我们价值观的背离。
他有意无意地跟我聊,他积累的财富,他大约是有钱的,但总聊这些就让我感到乏味。
不过后来我发现,一个人的认知就是她的整个世界,我固有的认知里,可能实在无法接受一个夸夸其谈的人。
若是一个对的女孩子,他可能会为他创造的,或者说描绘的财富着迷,但我却感到日渐空洞。
大约他也有同样的感觉,我们聊天过程中,感觉到一种压力,所以在某一天,很默契地选择了沉默,我到现在已经全然记不得了,微信里最后一句回复是谁,也不知道是谁终结了那次谈话,但其实无关紧要。
图片来自网络
大部分变得沉默的两个人,都不是忽然沉默的,只是前期那些滞涩的聊天,没话找话为了维持而维持的尴尬,以及聊天时,大段大段的留白时间,被大家忽略了。我想,我们只是不合适而已。
04 感觉好,大概率就是骗局
很快,我在网站上又遇到一个人。
第一次见面,他说有一家很好吃的羊汤,他经常去吃,非要开车带我去品尝。
盛情难却,开了将近四十分钟车,我们来到了北城那家羊汤馆。
在我看来,很普通的馆子,羊汤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理解不了为什么让他如此着迷。
没想到吃完饭,他就说要带我去酒店休息,我当然拒绝,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哪怕不讨厌他,也没办法跟一个陌生人去酒店。
返程的时候,我们都感觉到不自然,但所幸,他在我拒绝后,并没有什么强迫性的举动,当我说出要打车回的时候,他便说,他只是喜欢我,既然我不同意,就送我回家,当然,他也在解释,他说去酒店只是为了休息。
一路上沉默。
我们各怀心事,我不是非常开放的女生,而且我们还只是第一次见。
送我回去后,那一晚,和接下来的好几天,他都发了很长的讯息,大意是很喜欢我。
这让我觉得虚幻,我甚至有点恍惚,他意念中喜欢和心心念念的女生,真的是我吗?还是一个自己幻想出来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他同时也不停地往自己身上堆砌很多优势,说他爸妈和爷爷都是大学老师,说他自己在某个大型央企,说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所以家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特别希望他尽快结婚。
这却让我感觉他更不可靠。
我对炽热的,看起来孤注一掷的感情,保持着某种旁观者的冷静和审视。自觉没有那么大魅力,让一个人初次见面就喜欢得那样深沉。
这样的清醒,事后想来可能也会错失了一些机会,但也在某些程度上,保护了我,让我识破某些骗局。
大抵是因为我的清醒和冷静吧,他在热切地联系一个星期后,不再联系我。
但我不知道,是那个人本来目的只是打算上床,还是可能有的人本身表达方式就是那样的?
有时候我在想,当我认为踏实、循序渐进是一种常识,所有我认为不符合常识的,都是一种骗局。
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方式,而我也会警惕,我自己会不会落入一种认知偏见和精神的傲慢中呢?
但想归想,我终究也没办法变成另外一个人。
05 算了,不作了。
当时的我,在这两个人身上,似乎验证了某些道理,我不知道,是我天然地认为这些看起来好像条件优越的人,他们炫优越感,以及我自己不配得感,让我觉得他们在表现,还是因为,他们可能真的只是在表现。
我不知道我是陷入二元对立的悖论中,还是因为本身事件是这样的。
这也再一次验证了,我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我的另一半,可能就是我要筛选出的,具象的认知体现。而每个人也只能按照自己的认知找对象。
那段时间,因我接连受挫,一直没有遇到合适对象,家里人以及老家的朋友会有意无意地劝说,让我不要眼光太高。
好像是为我好,但感觉却像在阴阳怪气地指责我,好像我找不到对象,是我自己眼光高的问题,是我活该。
那个时候,便一直有个声音在我脑海中出现,你千万不要被道德绑架,这不是你的问题。
因为我心里特别清楚,根本不存在眼光高低的问题,是一个人是这样的认知,她就匹配这样的另一半,勉强不来的,跟一个非自我认知的人谈恋爱、结婚,是违背客观身心发展规律的。
一个人越优秀,她的认知就越复杂,越丰富,越具象,所以找到匹配认知的另一半就越难。
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年龄越大,经历越丰富的人,难以找到另一半了。我在自己的经历里,忽然对某些事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