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动画电影《美人鱼的夏天》因一系列网络“玩梗”而意外走红,迅速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这部原本票房平平的作品,在B站等视频平台因“自吓梗”等片段被广泛传播,日票房竟实现了10倍的增长。
然而,尽管这一波流量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但截至目前,其总票房仍然只有60余万元,距离回本目标相去甚远。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出品方倒是没有坐以待毙,趁机推出了“自吓梗”的官方周边产品,从图中来看,这款正版授权的NFC原声立体磁吸周边和动画中的经典片段别无二致,虽然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但起码还原度还是非常高的。
随着这款官方周边的推出,不少网友认为出品方的这一波操作还是特别高明的,既然在票房方面已经没有办法去赚取更多的收益了,那么就只能够从别的方向去想办法,而售卖周边商品无疑是其中最赚钱的变现方法之一。
如今,在网上有关《美人鱼的夏天》“自吓梗”的鬼畜视频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其中有不少的自媒体创作者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甚至一些游戏和自媒体公司也开始围绕着《美人鱼的夏天》做出了很多商业性质的作品进行传播。
与其说《美人鱼的夏天》是一部国产动画,倒不如说它是一面反映了当代观众审美价值的照妖镜,即便所有人都知道这部动画电影在制作上存在着很大的质量问题,甚至影响到了许多人对于国产动画的印象,但他们依旧会乐此不疲的借助这部国产动画进行玩梗,甚至还有人会因为玩梗而忽略作品本身的质量问题。
对其进行大吹特吹,试想一下,如果《美人鱼的夏天》因为玩梗而大赚特赚,那么以后谁还会花费大量的资本去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电影,一旦这种情况被广泛传播,那么以后国产动画的市场将会变得更加混乱,这样的结果势必会对整个国漫市场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确实,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商业价值应该建立在品质的基础之上。如果仅仅因为一时的热度而忽视了作品本身的打磨和提升,那么这种短期的成功无疑是无法持续的。此外,过度依赖玩梗和营销手段也会让观众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和反感情绪,从而进一步损害作品的口碑和市场前景。
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网络文化在商业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热点话题和流行梗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大量关注,为相关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对于电影行业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同时又不损害作品本身的品质和口碑,是每一个出品方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美人鱼的夏天》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出品方试图通过售卖周边产品来挽回投资损失的努力。然而,这种自救方式是否真正可行,还需要市场的检验和时间的验证。如果观众愿意为这些周边产品买单,那么出品方或许能够借此机会实现回本甚至盈利。但从长远来看,国产动漫的发展仍然需要以高品质的作品为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仅仅依靠“玩梗文化”来维持生存。
另外,热度经济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够迅速提升作品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为出品方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导致创作者过度追求话题性和热度,而忽视作品本身的品质和创新性。因此,在利用热度经济进行商业操作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既要抓住机遇又要避免陷入误区。
至于《美人鱼的夏天》究竟是不是一部烂片,我相信各位心里都早已有了答案,不过,想到这部动画是由两个人制作了七年才完成的,貌似也确实情有可原,从目前的总票房来看,他们也算是真正的为爱发电了,哪怕这次出品方和创作者能靠周边商品大赚一笔,我也是一点都不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