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无疑是女性导演大胜利的一年。年初的《热辣滚烫》让导演贾玲有望跻身百亿票房俱乐部;初秋的《出走的决心》口碑票房双丰收,导演尹丽川成功转型,豆瓣评分9.0成为今年华语剧情片评分第一。如今又有邵艺辉导演的电影《好东西》上映,豆瓣开分9.1几乎“零差评”的观众反馈,给今年的国产电影市场做了一个漂亮的收尾。
“女性题材”从来都不是小众的,也不是以性别叙事大于一切的观点表达,只不过作品的创作者和主人公刚好是女性罢了,她们讲好自己的故事,书写关于她们的历史,就是“好东西”,即“女子东西”。
这几年互联网流行了一个新的人造单词——HERstory,一层含义是“女性故事”,另一层含义是为了对标“History”,即“由女性创造的历史”,这个新造的词能流行起来甚至成了今年奥运会被官方认可的关键词,其背后原因是越来越被人正视的女性需求。
11月22日正式上映、现在已经开启大规模点映的电影《好东西》,英文名直接翻译成“Her story”,也是在直接告诉观众,这部电影就是在说由女人书写的故事,即女性叙事。同时,一个“好”也能拆解为“女子”,也是电影主旨的一种直观呈现。
电影《好东西》由邵艺辉自编自导,是她之前作品《爱情神话》的“平行篇”,两部电影共享一个世界观,还有一些和《爱情神话》联动的小彩蛋出现在《好东西》中。
故事同样发生在上海,不过这次邵艺辉把镜头对准了在上海打拼的外乡人,三位女主角也代表了三位不同年纪的女性——对世界有自己想法的小孩王茉莉(曾慕梅饰)、渴望获得一段稳定恋爱关系的清醒恋爱脑小叶(钟楚曦饰)和爱逞强爱操心的单亲妈妈王铁梅(宋佳饰)。
铁梅带小孩搬到新家,结识了邻居小叶。两位性格迥异的成年女性,一个强悍勇敢,一个柔软又带点小懦弱;一个擅长给人当妈,一个擅长随时撒谎。面对旧创伤和新挑战,她们彼此温暖互相慰藉。
而围绕王铁梅的两个男人,前夫(赵又廷饰)不时“添乱”,女儿的鼓手老师(章宇饰)似乎充满新的可能。作为已经觉醒的女人们和学习过性别议题的男人们,遇到一连串新的问题,看待自己和世界的眼光也一直在变化着。
在电影中,王铁梅和小叶的性格像是正反两面,小叶好像有把任何事情都搞砸的能力,她缺爱、渴望爱。王铁梅“超人母亲”般地降临到她身边后,女性之间天然的情感联结让她们形成了稳定的良性关系,对彼此来说,对方才是那个“好东西”——让人开心的东西。
爱不一定需要从原生家庭、异性伴侣那里获取,长大后的我们从好的朋友或者榜样身上汲取力量,获取爱人的能力,然后勇敢大方地爱自己,好好和世界相处。
在电影结尾处,清醒通透的小孩有句台词说:“因为一生很长,没必要现在就定下来最喜欢的事。”温柔轻盈地治愈了所有人。
片中这样的金句台词还有很多,像是“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那我们就不要玩他们的游戏了” “世界上一半的人都会流血”“你的眼泪也很好吃”“你怎么打鼓,女孩就怎么打鼓”“男子气概那是最有毒的东西”“追忆过去是油腻的开始”都是字字珠玑的名台词。
邵艺辉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她幽默松弛的台词文本,放在片中特定的场合下,形成话赶话的搞笑效果。这种特色放在一些饭桌戏上,表现尤为明显。
例如有一段是铁梅、小叶、小孩和小叶乐队的三位男性在饭桌上讨论月经的戏,女人们大大方方,控诉着“月经羞耻”的荒谬之处,男性此时也能不带任何异样的态度说出自己曾经的误解。
还有一段“雄竞”的戏码,也是电影中的一个高潮亮点,前夫和鼓手老师为了增强铁梅对自己的好感度,一个个“孔雀开屏”似的投其所好说着自己以为能让女人认同的观点。
前夫是典型的“女权表演艺术家”,张口闭口就是“结构性压迫”“上野千鹤子”“怎么还有女性不打拳?”他一切的理论输出其实只是为了“求偶”。
导演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化解了不少严肃的议题,表达犀利。除了女性权益、女性友谊、性别问题、“月经羞耻”,《好东西》还涉及了亲子教育、母职惩罚、丧偶式育儿、家务劳动的价值、原生家庭之殇、家庭暴力、亲密关系、新闻困境、举报制度的弊端、校园霸凌等多个热门话题。
乍一看好像导演什么都想讲,有种大杂烩之感。但其实每一个讨论的主题都是配合剧情发展合理自然地出现的,四两拨千斤的松弛感显而易见,完全没有“上价值”的感觉。
和《爱情神话》相比,《好东西》明显进步了不少,原来坦坦荡荡的“女性凝视”“女本位”的电影是这个样子啊!
影片中还有一段关于声音的蒙太奇特别巧妙,玩音乐的小叶播放一些声音,让小孩辨认它出自于哪里,小孩想到了飞沙走石、狂风骤雨、江河湖海,但其实上,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宏大声音,都是妈妈在小小一方天地里做家务发出的动静。生活就像一场伟大的交响曲,看似不起眼的家务小事蕴藏着世间万物,那些被忽视的劳动以另一种形式被“听见”。
钟楚曦在首映的时候就分享了自己看这段剧情的感受,她说:“从柴米油盐中听到了风花雪月。在她叮叮当当的榔头下,翻起了惊涛骇浪。世界就在妈妈的手中这么诞生了。”
很多人都说《好东西》和去年全球现象级大爆电影《芭比》在主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确有一定道理。两部影片都用幽默时髦的方式解构当下的女性主义观点,人人都看得懂,男性观众也不会产生任何不适感。
《芭比》和《好东西》中的女性都是闪闪发光的,片中的男性也不令人讨厌,反而有点可爱,主演赵又廷就说自己前夫的角色就很像《芭比》中的Ken。电影最终的落点是面向所有人的——所有人都应该勇敢地接纳自己。
所以网上铺天盖地的女性观众好评其实也不全面,《好东西》的“好”,是所有观众都能跳脱出性别的范围显而易见的好,它的好不带立场预设,也不带口味差异、视角局限。《好东西》同样适合的男性,它是属于所有人的“好东西”。
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一些观众有了所谓的“破防”情绪,也不能否认《好东西》的一个优点——好笑,毕竟现在豆瓣高赞短评上的热门差评就是说这部电影“像脱口秀”,或许故事性不足但笑点有余。把它当做一部纯喜剧片看,完全能收获轻松的好体验。
当然一部好的电影也不一定非要是强剧情的,有生动角色,有自圆其说的逻辑,有有趣的观点表达,就够了。候麦、伍迪·艾伦、滨口龙介、阿莫西瓦、洪尚秀......影史上有那么多男性导演导出了“打嘴炮”式的强台词输出电影,也没人讨伐“像脱口秀”呀?
银幕上从不缺男性表达,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男人和马”的宏大叙事,换个方式平视真实鲜活还有一些瑕疵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一件难事。它可以很轻盈、很温柔、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