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个清冷的档期里,还能跑出一匹“黑马”。
改编自2015年火极一时的晋江同名言情小说。
上映4天,票房近9000万。
在没有流量粉丝的“外力”下,这样的成绩足以羡慕大部分电影从业者。
然而再一看——
豆瓣开分5.7,这不但与原著的8.7高分有着云泥之别,且应该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人们甚至开始同情起邱泽来了。
发生了什么?
今天就来聊聊,2024最尬的“留白”电影——
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The Untold Story
01
完全空洞的爱情
有一说一,《不为人知》的开场,叙事效率很高。
先是一场调解戏——
派出所里,出租车司机陈铭生(邱泽 饰)因为敬老,与一位年轻乘客发生争执,于是乘客的姐姐杨昭(郎月婷 饰)赶到警局,以自己的弟弟先打到车的理由,二话不说,让司机赔偿5000块。
然后占据了道德高地的陈铭生居然答应了。
这是确立人物性格的戏。
杨昭的风风火火,以及近乎冷漠的感情,与陈铭生不愿声张,唯唯诺诺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陈铭生的迅速“认错”,也让杨昭多了一丝犹疑。
为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然后是一场雨夜打车戏——
杨昭取快递,结果下大雨打不到车,这时陈铭生经过,让杨昭上了车。
快到目的地时,车轮陷入了井盖。
陈铭生让杨昭回去。
而杨昭赶回来,发现陈铭生居然是个残疾(断腿)时,心生怜悯,便帮他一起推车。
这场戏其实确立了杨昭的感情转变。
就像她的职业,修复师,我们从后面的故事可以猜测,她大约是一个有着“慕残”心理的人,于是看到这个唯唯诺诺的,被淋成落汤鸡般的,“小狗”般的好人,心理便起了一些变化。
虽然说之后一个单身女性,邀请一个陌生的出租车司机进入自己的家,这行为有些离谱。
但在爱情片里,勉强也能原谅。
可是。
这部电影的叙事,如果说优点,也仅有这些了。
剩下的,便是一场一个多小时的尴尬。
以至于Sir看完电影都无法确定,这段感情,真的是感情吗?
比如说,两人确立关系——
怎么确立的?
杨昭主动诱惑陈铭生。
靠的是身体。
杨昭淋雨冻感冒了,陈铭生主动给她熬红糖姜水,怕吵到她,竟然徒手碎姜。
然后杨昭便“爱”上陈铭生了。
她以假借教她做饭为由,邀请陈铭生三番五次地来她家,而陈铭生也真的来了。
杨昭于是时不时地贴近陈铭生。
用屁股蹭陈铭生的屁股。
然后……见面不到三次,每次说话不超过十句的两人,就滚起了床单。
不是说这种事情不可以发生。
问题在于,影片非常吝啬地不给一点铺垫,直接把一段情侣关系,硬生生地拍成了炮友关系。
毕竟。
情侣之间缺乏生活的细节,就很容易沦落为刻意的表演。
确立关系之后。
按照常理,外界质疑也该来了——
一个有钱的修复师,一个伤残的出租车司机,两个八杆子打不着一起的人,肯定会引来别人的质疑。
可Sir没想到的是,质疑来自陈铭生一方。
陈铭生的朋友不喜欢杨昭,于是搬出了一堆材料,向陈铭生证明她有恋残癖,是个变态。
就不说为什么要把“慕残”这个名字打印出来,这种奇奇怪怪的操作了吧。
好巧不巧的是,这话正好被路过的杨昭听到了。
怎么解决?
她走过来,生气,质问,自证:
我的感情是真的
我的欲望也是真的
然后呢?
然后这个话题在经过这一串文艺腔十足的台词之后,从此被搁置,没人再聊了。
算是……解决了???
好吧。
Sir知道导演可能觉得,过多地纠结在杨昭是不是慕残这一点上,可能会让喜欢纯爱的观众不适。
于是很快。
导演便给了这段感情以最大的考验,也是内部危机——
欺骗。
怎么说?
两人旅行,遇到吸毒的人,于是陈铭生制造出动静,吸引来了乘警,把毒贩抓了起来。
可是呢,陈铭生不但不承认知道他们贩毒。
还试图打掉记者的相机,不让拍照。
为什么?
既怕和毒品扯上关系,又怕被别人看见,陈铭生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没有告诉杨昭。
甚至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怀疑陈铭生这个名字是不是真的都很合理。
于是杨昭生气,开始闹。
按道理说,情侣间的不坦诚如果被发现了,严重一点的,可以造成他们就此分手。
可影片是怎么解决的呢?
杨昭问:“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陈铭生答:“我是好人”。
接着,两人没事般地继续旅游,无话可说的状态持续了一路,然后——
陈铭生求婚了。
杨昭也答应了。
这是,又解决了???
好嘛。
敢情编导是觉得,爱情是怎么发生的不重要,爱情遇到危机是怎么解决的也不重要,只需要拍一段MV似的浪漫画面,就可以称之为爱情片了?
于是很迅速。
故事快速揭晓了陈铭生卧底警察的身份,快速让他因公殉职,最终快速过了四年后,杨昭选择了自杀。
只留下一头雾水的观众。
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个什么。
02
近乎空白的留白
“我能用我枯竭的心灵,记住每一个细节。”
这是在《不为人知》的开头和结尾中两次出现的一句旁白。
然而,作为一部电影,Sir是真的没有从这段回忆录式的叙事中,品出任何称得上深刻的细节。
不仅男女主爱情的发生没有细节佐证,空洞到一种莫名其妙。
影片的其他部分,也从头到尾散发着一种无孔不入的尴尬。
而导演试图用留白来掩饰这种尴尬。
陈铭生作为一名卧底缉毒警,他过去在毒枭身边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腿怎么没的?怎么就假死离开了?
没有交代。
后来他在假死消失的几年后,为了任务又重新回到了毒枭身边效力。
中间没有任何过渡和说明。
前一秒还在和杨昭生离死别依依不舍,下一秒就变成毒窝里最受老大信任的下属了。
这波留白留的,也太看得起观众的想象力了吧?
有这功夫去帮导演脑补剧情,大家还不如直接回去重温《无间道》。
而关于陈铭生的过去,两场闪回的戏,也只是记录了他意气风发的模样,对剧情的空白起不到一点填补作用。
越留白,越尴尬。
而且尬出了一种很新的low。
就拿前面Sir提到的旁白来说,开头一遍不够,结尾还要再重复一遍,非但没起到渲染悲情的气氛,还加重了故事的悬浮、虚假。
这还不是最雷的。
在电影的最后,因公殉职和为爱殉情的男女主,两人的声音集体复活,在煽情宏大的BGM中,来了一段让人尬到抠出三室一厅的……
诗。朗。诵。
人都死了,还阴魂不散。
观众的泪点再低,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被感动吧?
陈铭生的过去、男女主的爱情、犯罪桥段的细节,导演都用“留白”去混淆过关了。
那些旁白和诗朗诵的段落,为什么就不愿意留白?为什么就不能直接电影结束出字幕呢?
放过观众吧。
全片中唯一值得关注的,或许只有认真演戏的邱泽。
别误会,Sir说的只是“值得关注”,并不是“值得肯定”。
因为他的认真,在这个仿佛由草台班子构成的电影中,显得格格不入。
据大部分原著书粉评价,邱泽的形象和气质,跟陈铭生这个人物还算贴合。
一双桃花眼看起来神秘、脆弱、有性张力。
但他在演陈铭生时,仿佛收起了自己所有外在的魅力,最终呈现的只有忧郁。
像是什么?
一条丧家之犬。
据说还是导演让他这么演的。
Sir实在是很难将这样的形象和缉毒警联系起来。
饰演杨昭的郎月婷更是难评。
不知道她对学艺术的高知女性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杨昭从头到尾只有一种表情:呆。
Sir在前面提到的那一段,陈铭生在火车上逮到两个吸毒犯,当时杨昭并不知道他缉毒警的身份,她眼睁睁看着爱人处于危险当中。
这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应该是担心?惊讶?惊恐?疑惑?不安?
任何一种都有合理性。
但郎月婷就这么呆站在那,表情和动作一如既往的木讷。
果不其然,电影上映后,女主角的演技是被观众喷得最狠的部分。
如果说,世界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那《不为人知》的构成绝对当之无愧。
03
谁在为悲剧买单
哪怕Sir能列出那么多关于这部电影烂的证据,我们也无法忽略一个事实——
上映4天,票房近9000万。
照这个势头,还有两天便能破亿(目前猫眼预测总票房1.22亿)。
隔壁安陵容可能要哭晕在厕所,她同档期上的《夹缝之间》,当前票房还不及《不为人知》零头的十分之一。
此刻,大概网友们都发出了同款疑问:
到底谁会去看这个电影啊!
或者说得更狠点——
到底都有谁被“骗”进了电影院?
首先,当然是原著粉。
这本晋江同名小说,豆瓣上有超过2.8万人打出了8.7分。
(冷知识,比余华老师新书《山谷微风》还多人看)
原著当然比电影强很多。
比起电影的空洞、割裂、莫名其妙,原著书中对男女主角的刻画,以及两人爱情故事的合理性,都有大量的细节作为补充。
比如,杨昭对陈铭生产好感的初期,她会在拿着他的假肢时,流露出一丝不自知的兴致——
又开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车回到华肯金座,杨昭在车库里停好车,将那条假肢拎回了家。
这还是她第一次拎着一条人腿回家,一路上她也不禁躲着人走。
“居然这么沉……”杨昭拎了一会,觉得胳膊有些酸。“这什么材料啊。”她抬起另外一只手,在腿上敲了敲,声音闷得很,她觉得这假肢材质不怎么样。
回到家,她将假肢立在墙角,放直之后她还较有兴致地站到一旁同自己的腿比量了一下,然后并不意外地发现这假肢比自己的腿长了不少。
摘自晋江小说《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又比如,两人确定关系后一起旅游,一贯清冷的杨昭似小孩般非要跟陈铭生打赌,说她的酒量远远高过他。
他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扶着杨昭,艰难地往住地走。其实说是扶,基本上就是拎着,陈铭生的手搭在她的腰上,使劲给她抬上台阶。陈铭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累得笑出声来。“喂,杨小姐,你不是说你是在酒鬼的环绕中念完书的么。”陈铭生喘着粗气,抱着她靠在路边休息。他不可抑制地回想从前,他很希望,自己可以把她打一个横抱,轻轻松松地回到房间休息。但他现在做不到。
摘自晋江小说《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豆瓣上不少人愿意给这本书写长评,内容看上去也都挺走心。
可见,原著粉的粘性和规模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哪怕为了那一句“陈铭生,我来找你了”,也有不少人心甘情愿地走进电影院。
那除了原著粉呢?
还有——
被预告片“诈骗”的人。
在电影上映前,宣发方放出的预告、MV,主打的都是卧底缉毒警痛舍挚爱,为国捐躯、英雄早逝的虐心故事。
包括电影官抖释出的短视频,营销重点都是在对缉毒警不得不遗憾的人生和爱情上。
营造一种“这是陈铭生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缉毒警不为人知的故事”的错觉。
曾被《湄公河行动》(票房11.86亿)等类似题材电影打动过的人,或许也愿意为了这种“错觉”买票。
当然啦。
抛开以上提到的“诈骗”、为原著“朝圣”等原因外,悲剧爱情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市场。
他们不一定是被“骗”。
而是——
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场悬浮爱情片的“洗礼”。
为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到2019年上映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了。
纯爱,癌症,死亡,殉情……总之悲剧buff叠满。
以至于内地引进时,会用“唯一观影提示,请带足纸巾”这样恬不知耻的宣传语,来做情绪营销。
结果如何?
这部片子当年的票房将近10亿。
包括21年那部《我要我们在一起》。
男主为了给心爱的女主更好的生活,不顾生命危险去边疆工作赚钱,最后也是为了去见女主一面,冻死在了冰天雪地的沙漠里。
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幻想着和她结婚的场景。
这个时候,死去的爱人就是最完美的,因为活着的人要用一生的遗憾去思念他,美化他,惋惜他。
是大家太爱哭片了吗?
不,是我们太容易为自己幻想中的、离我们很遥远的、至死不渝的爱情感动了。
哪怕虚幻、悬浮,那种以缺憾为美的浪漫,都是人们在枯燥乏味的现实生活中,偶尔能共情一下的自我感动。
等等,这不就是当今仙偶剧的逻辑吗?
战无不胜的神仙,却愿意为爱情折腰、苦等三生三世,甚至不惜背叛天下苍生,也要和挚爱长相厮守。
主打一个前期有多甜,后期就有多虐。
几乎没有前因后果的虐恋,引出一连串莫名其妙的痛彻心扉。
但既然已经选择去看仙偶剧的观众,就极少会再去追问这样“爱情”,是不是贴合现实,是不是符合常理,是不是一种“诈骗”。
以及,是不是一种主动降智。
毕竟。
这不需要你付出真正的感情。
就能或be或he地,坠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直到“海枯石烂”。
“至死不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污的不行:双目失明丝毫不影响我
下一篇:当一个川普笑话将自己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