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达以199.06亿元的打包价卖掉了万达商业旗下的77个酒店,这笔一度被形容为万达“卖儿卖女”的买卖,从数据来看卖的并不亏。
今年7月10日,万达商业、融创中国发布联合公告称,经友好协商,双方已签订13个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91%股权转让及76个万达酒店全部股权转让协议。
在7月19日签约当天,这项交易却发生了变化:交易标的中的76个酒店增至77个,酒店打包价由335.95亿元变成199.06亿元,由富力地产收购;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打包价由295.75亿元变成438.44亿元,由融创中国收购;交易总价增加5.8亿元。
因酒店价格前后出现相当于6折的落差,加之签约仪式出现推迟和更换背景板上公司名称的情况,表面上看,万达的这笔酒店交易似乎是赔本买卖。
从数量上看,万达商业原有酒店127个,其中正常运营的有107个,项目在建的有20个;此次售出的77个酒店中2个为在建状态,其余75个为正常运营状态;交易之后,万达留有32个正常运营的酒店,不足原有正常运营酒店总数的1/3。
不过,万达在建的酒店中,除2家出售给富力地产外,其余18家基本都是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中的配套度假酒店,而13个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均已将91%股权出售给融创中国,目前万达留在手里的32个酒店项目均为正常运营状态。
通过融创中国7月10日的公告内容可知,最初的转让协议中,76个万达酒店2015年总利润为5.51亿、2016年为8.74亿,平均单个万达酒店的年盈利能力不到一千万。
在万达集团发布的2015年工作报告中,万达商业2015年收入1904.5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酒店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22.5%,酒店业主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22.4%;在2016年工作报告中,万达商业收入1430.2亿元,同比减少25%,但没有具体提及酒店收入。
不过,从万达集团2016年8月25日发布的年中期业绩公告中获知,2016年上半年万达酒店经营实现业主利润为人民币3.47亿元,业主利润率为12.35%,较2015同期相比下降0.41%。
相较于万达商业的整体收入,万达酒店的收入在其中的存在感不强。新港联行董事长张红兵表示:“酒店行业毛利率较低,一般净利润在5%-15%。”
不但如此,自2012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高端酒店的部分公务消费需求被行政手段阻断,市场逐渐转入寒冬期,行业转型已是迫切的问题。
来自南方日报整理的东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东莞市星级酒店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但消费下降明显,仅上半年五星级酒店营业额下降8%,四星级酒店营业额下降6.7%。
另一方面,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的国内旅游人数每年都能保持10%以上的增速增长,2016年达到了44.4亿人次。
张红兵指出:“万达酒店的模式一直很清晰:一类是城市商务型,一般是万达广场的一部分;另一类是度假旅游型,一般是万达城的一部分。”从被万达保留下来的32个酒店来看,颇具转型的意味。
首先是重要城市的重点项目被保留,如万达酒店最高端的“瑞华”系,全国仅有3家,分别位于上海、成都、武汉,均被保留;其次是和旅游业紧密相关的酒店被保留,这类酒店不仅占据了万达保留酒店的多数,且均与万达已经正常运营的文化旅游项目有所关联。
在四川,被万达保留的是成都万达瑞华酒店;而另外2个被出售的酒店情况相似,均是位于地级市万达广场的嘉华系酒店。
从旅游网站的消费情况来看,在消费水平差距近3倍的情况下,成都万达瑞华酒店的消费频次与内江万达嘉华酒店相近,广元万达嘉华酒店频次最高但价格也最低;另外,2个嘉华酒店的差评比例接近,平均高于瑞华酒店约3%。
在消费方式上,成都万达瑞华酒店的较为清晰,其中旅行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而2个嘉华系酒店的消费方式,商务、旅行以及未给出消费方式的比例较为接近。
从万达酒店被全部出售的城市来看,仅有极少数的重要城市和旅游城市,如天津、重庆、大连、西安等;其余城市的酒店基本上是主要依靠于当地的商务需求。
张红兵表示,酒店的好处是既带来人流量,又给商业、旅游业提供配套服务支撑;另外酒店较好的现金流和账期,对企业来说又是较好的贷款主体。明源地产研究院副主编艾振强认为,万达卖酒店的理由一是为了现金流,二也不排除上述原因。
不可否认,万达以199.06亿元的打包价卖掉万达商业旗下77个酒店的交易是亏的,但这笔买卖对万达来说,相当于动个手术:一次性收回了收益缓慢且微弱的酒店投资成本;通过13个文化旅游项目间接甩掉了待建酒店的包袱;交易过后万达留下的酒店能够确保带来收益;没留下的酒店依然使用万达的品牌,品牌的规模影响力还在。
虽然没人愿意动手术,但手术能换来未来的健康。